您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分析 > 市县分析

平江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调查

时间:2014.09.12 来源:

为准确了解平江县农村饮水安全情况,国家统计局平江调查队走访调查了县水务局、童市镇傍上村、大坪乡普安村、长寿镇泗联村等单位和部分群众。调查显示,近年来,平江农村饮水安全逐步改善,但存在问题仍不能忽视。

一、基本情况

平江县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农业人口94.25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共规划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56.07万人。截止2013年底,该县共计完成投入3.0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29亿元;省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1.77亿元。已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5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14处,千吨万人以下二十吨以上集中供水工程132处,分散式供水工程69处,实际解决了448个村37.7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乡镇驻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100%,行政村自来水通水率达58%,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达46%;农村饮水安全比例达76%

二、当前农村居民饮水现状

    平江属于山区贫困县,且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制造业、农村居民厕改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污染。加之经济比较落后,原有饮水工程数量少、规模小、标准低,当前农村居民饮水呈现多元现状。

    1.饮水工程供水。调查的大坪乡普安村、童市镇傍上村都通了自来水,乡镇饮水工程能解决25%左右村民的集中供水。大坪乡饮水工程免费供水,童市镇自来水厂水价也在2/吨左右。

2.地表山泉水。由于平江县地质原因,饮水工程基础弱,底子薄,大部分农村居民都是群众3-6户自己集资,一起建一个水塔引用地表山泉水,用自来水管分到各户。调查的童市镇傍上村、大坪乡普安村、长寿镇泗联村通过引用地表山泉水的居民比例分别达65%70%40%

3.打井取地下水。在没有饮水工程供水、引用山泉水距离过长的地区,农村居民仍只能通过打井取地下水引用。如调查的大坪乡普安村有5%的村民、童市镇傍上村有10%的村民、长寿镇泗联村有20%的村民都是直接饮用地下水。

4.购买饮用水。在水质受污染的地区,部分居民只能通过购买饮用水来解决饮水问题。如调查的长寿镇泗联村,90%的家庭都有地下水井,但是由于水质不达标,地下水只能作为生活用水,而无法直接饮用,部分居民饮用水只能购买。

三、存在的问题

1.水源污染隐患仍然存在。如调查的童市镇塝上村,全村有12个养猪场,养猪场虽然新建了化粪池,但是化粪池较小,除污能力有限,仍有污水排出,影响居民饮水和环境。调查的长寿镇泗联村,由于长寿镇的垃圾场建在该村,造成地下水受污染,直接影响了3个村民小组70多户的饮用安全。

2.供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负债多。由于平江农村居民住宅分散,造成饮水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加上地形结构复杂、水水高程不一。建成一个完整合格的水厂需要资金600万元以上,而目前都只有400万元左右的国家资金,由于平江财政困难,配套资金有限,加上大部分地区群众自筹能力弱,导致项目建设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当前该县饮水安全工程项目都存在不同程度负债。

3.饮水工程供水效益不理想,运营成本高。一是由于农村居民不集中,且大部分农村居民都有自备水源,用水量不多,饮水工程水费收入少。二是供水网管线长、面广,设备安装、维修生产成本高。

四、几点建议

1.切实保护好水源,做好水质检测。水是生命之源,坚决整改对水源有污染的厂矿、企业和养殖场,长期对厂矿、企业和养殖场周边水质进行监测。

2.建议建立乡镇集镇供水的抗旱水源项目。如2013年遭遇连续干旱,造成了部分群众饮水困难,凸显出该县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严重性,建议尽快启动乡镇集镇供水的抗旱水源项目。

3.加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资金投入。饮水工程是生命工程,当前水厂建设资金缺口主要是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建议地方财政应该“以民为本”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实施,不留工程尾巴,不搞“欠账工程”,“豆腐渣工程”。

4.完善饮水工程后期运营管理。增加饮水工程维修维护专项补助,更新制水设备,改造落后工艺,确保工程高效运行。同时要提高水厂工作人员待遇,稳定员工队伍,确保全县饮水安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