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发展趋势研究
时间:2014.06.22 来源:
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的费用。可分为:餐饮服务、衣着加工服务、家庭服务、医疗服务、交通通信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服务和其他服务八大类别。服务性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性消费水平逐年提升,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增长正日益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增加服务性消费支出将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促进服务性消费快速发展,不仅对扩大居民消费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还有利于促进就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瓶颈制约。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张家界的服务性消费市场发展迅猛,尤其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性消费充分发挥了支撑作用。张家界旅游资源丰富,是以旅游经济及相关产业为主导的旅游城市。2012年,全市三次产业比分别为12.5:25.2:62.3,服务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8%。201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5.7亿元,其中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就高达228.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5%。以旅游兴市,“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张家界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就张家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进行全面研究,对于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科学规划未来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张家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逐年提高
(一)消费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张家界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性消费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张家界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85.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0.7%。其中旅游三产业增加值134.9亿元,旅游业增加值中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3.2:14:72.8。实现旅游收入212.3亿元,同比增长1.7%。游客在张家界现金消费总额达16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游客人均消费达到1022元。2013年游客旅游现金消费构成中:“吃”为236074.4万元,同比增长16.9%;“住”为363986.2万元,同比增长20.2%;“行”为255428.8万元,同比增长65.3%;“游”为355801.6万元,同比增长5%;“购”为338799.8万元,同比减少6%;“娱”为53462.9万元,同比减少53.6%;“信息”为8912.24万元,同比减少58.8%;“其他”为85357.5万元,同比增长16.6%。
(二)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张家界经济发展主要是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立足地区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提升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对于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一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大。2013年,张家界旅游业税收入库1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2.9%;比上年同期增收3.3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旅游三产业税收入库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3%,对我市财政收入的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拉动作用。二是促进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据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张家界就业人数98.2万人,其中旅游业就业人数49.4万人,同比增长64.6%。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市场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三是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2013年,受政策性因素影响,张家界旅游交通运力虽同比有所下降,但整体运力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张家界航空旅客吞吐量100.6万人,同比减少11.4%。铁路旅客发送量189万人,同比减少1.4%。公路旅客周转量430778.5万人公里,同比减少0.7%。水运旅客运输量163.8万人,同比减少4.5%。截至2013年底,全市拥有旅馆898个,同比增长3.5%。拥有星级宾馆43个。拥有餐饮企业2475个,同比增长8.7%。这一组数据反映出,张家界近年来交通运输、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以旅游促产业发展、促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
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面临多重因素制约,突出问题和矛盾不容忽视
(一)存在问题
一是服务性消费在消费构成中所占的份额偏小。服务性消费支出尽管增长较快,但与全省、全国比差距较大;服务性消费整体基数小、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低的现实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2010年,张家界市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仅为22.2%,同期全省、全国比重分别是25.9%、26.0%,张家界市与全省、全国比,分别低了3.7个百分点、3.8百分点。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张家界服务业的均衡健康发展。
张家界市2010年城乡居民收支与服务性消费对比
二是附加值高的消费项目少,消费结构相对单一。消费收入过于依赖门票、交通及商品性消费收入,附加值高的会展、休闲、娱乐等旅游业服务性消费项目少、消费领域不宽。在2012年全市旅游收入7项构成中,“游览”、“交通”、“购物”这三项相加所占比重就达51%,占据了一半份额;“住宿”、“餐饮”两大传统消费项目分别占20.7%、14.5%;而最能反映服务性消费水平高低的“娱乐”、“其他”两项相加仅为13.8%,消费结构单一的特性可见一斑。
三是新的服务业态和形式发展缓慢。服务性消费领域更多的集中于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项目,针对自驾游、文化旅游、会展经济、体验式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服务项目发展严重滞后,服务范围狭小、服务水平不高,与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制约因素
张家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主要可从旅游业自身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
1、旅游业自身制约因素:
一是消费环境不优。据资料显示,2013年游客对张家界“目的地城市评价”中,整体满意度76.5%,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交通道路、市场秩序、市容市貌、交通标示、信息咨询、旅游产品与服务等单项的满意程度分别为:75.1%、74.2%、80.7%、74.3%、75.4%、72.2%。同年市政府组织的绩效考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景区景点及旅游产业的整体评价方面,受访游客普遍认为张家界景区虽很漂亮,但不足和问题同样突出。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旅游餐饮、食品卫生与安全状况,旅游娱乐休闲项目培育与消费环境,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整体文明素质等几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有:景区餐饮食品价格较贵、大多无明码标价,餐饮卫生安全满意度有待提高,餐饮业服务态度差,景区标识牌和路标设置不全、不够人性化等等。同时,张家界城市文明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景区、轻城区”、“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主城区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市民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亟待改善和提高。
二是行业发展滞后。一方面,服务性行业社会专业化程度低,发展不够规范。少数旅行社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虚假的旅游促销屡见不鲜,个别旅游行社以“零负团费”吸引消费者,存在擅自调整旅游行程、更改旅游项目、降低食宿标准、增加自费项目等不规范行为,损害了旅游业形象,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基础薄弱,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旅游产业链不完善、不配套,旅游消费水平和综合效益不高。旅游产品、设施、管理、营销等国际化程度低,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不强。
2、社会需求制约因素:
一是对服务性消费的认识有偏差。当前,在对发展服务性消费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服务业在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对发展服务性消费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深,从而导致“重商品性消费、轻服务性消费”的现象长期存在。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对服务性消费项目发展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服务性消费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力度。服务性消费项目更多处于低水平、松散式原始积累扩张,影响服务性消费项目、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服务性消费的个别领域被当作公益性事业来运作,例如旅游科普项目、旅游文化项目等等,导致行业准入限制多、垄断现象突出,市场竞争严重缺乏,也抑制了服务性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是居民收入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整体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张家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的提升。2013年,张家界市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3442.4万人次。在客源结构中,国内游客占90.2%;按区域划分,排第一位的为省内游客。而同期,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72元,同比分别增长9.8%、12.5%;张家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6580元、5669元,同比分别增长8.5%、11%。虽然收入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增速缓慢仍是现实。受限于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2013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88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0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08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13.1%。而张家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56元,其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38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10.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44元,其中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仅653元,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13.5%。
三、张家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发展趋势
(一)服务性消费上行趋势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消费观念。购买服务,享受时尚、轻松、健康的生活,正成为居民消费的新趋势。近年来,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尽管增长较快,但因基数小,比重还很低。但换个角度看,服务性消费的发展潜力、提升空间同样值得期待。据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仅2013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到了2005年,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30%,2002-2005年年均增加消费需求约19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而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客观上要求服务业有一个大的发展,服务业也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转折点,服务业层次的提升、总量的增加,将是必然的趋势,服务性消费的实际拉动能力将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在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很明显的情况下,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力量仍是大量的城镇人口。城镇居民对服务性消费需求将不断上升,居民商品性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领域分流。同时消费范畴不断扩大,服务性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张家界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加快发展具备众多有利条件。张家界服务性消费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加快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近几年来,张家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旅游业消费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张家界市委市政府正在实施的“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旅游每人次消费年均增长9%、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10%以上年均增幅的预期目标。同时,张家界被纳入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让张家界享有更多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和机遇。这些有利条件为提升张家界服务性消费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1、经济快速发展为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按照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即进入旅游发展的排浪式消费阶段。而我国人均GDP早已突破5000美元大关,这种排浪式消费正开始在中国显现并不断提高。张家界全市GDP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面对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仍保持了6.1%的增长速度。《2014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4年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
2、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当前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消费类型随之发生重大转变,消费也出现明显转型。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之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主基调。在这一背景下,加速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成为必然选择。而目前我国服务业占比尚不足50%,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偏低,服务业发展和升级趋势明显。
3、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为提升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指明了发展方向。2010年12月,张家界与成都等四个城市被批准为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在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建成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五个领域先行先试。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有利于推动张家界服务业的改革发展、实现旅游业大发展“两大战略目标”。
4、法规的逐步健全为提升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颁布。该法的全面实施,为整治和规范旅游经营市场,打击非法经营旅游、价格欺诈、欺客宰客、追客赶客等不良行为,消除无序恶性竞争现象,加强旅游商品、服务质量监管等,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净化和规范旅游业消费市场环境。
5、提质升级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加快实现“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宏伟目标,张家界市委市政府2013年开始实施“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一个发展目标,着力实施六大提质升级行动,努力实现500亿元旅游总收入,切实强化六大战略保障(简称“1656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产品转型、服务提质、产业升级,提升旅游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强化富民强市的旅游支撑、产业支撑和城市支撑,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
四、提升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的建议
提升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一方面,要逐步改变社会对服务性消费的认识偏差、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加速产业融合,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加快旅游服务业自身发展,激发服务业内生动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创造有利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推进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市场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重生产、轻服务,重商品性消费、轻服务性消费的传统观念,要以发展的眼光,将新形势下提升旅游业服务性消费水平,放在更高的战略高度来进行定位,把促进这一领域消费市场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政府在规划布局和宏观调控方面的引导作用,结合张家界实际,突出地域特色,明确鼓励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发展的目标、方向、领域和重点。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资源整合的原则,推进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
(二)千方百计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制约居民服务性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居民服务性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将为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将直接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要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税收等再分配手段逐步缩小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努力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从多个方面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同时,要将张家界旅游业发展成果,更多的与群众共享,切实将发展成果转化为居民的收入。努力形成良性循环、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继续大力实施促进旅游业提质升级“1656”行动计划。加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提质配套武陵源核心景区。在保护和开发好现有成熟景区景点和旅游路线的同时,加快张家界东、西线旅游开发。提升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旅游信息设施建设。推进旅游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旅游经营市场秩序。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和规模,在加大对上项目资金争取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支持、社会资金支持,拓宽旅游业服务性消费市场投融资渠道。
(四)发挥政府主导,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一手抓转型,一手抓营销,调结构,扩总量,在巩固传统旅游产品的同时,大力开发新的旅游休闲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抓好转型项目,促进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旅游与文化、体育、现代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城市建设管理与优化旅游业消费环境统筹考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着力抓好旅游交通、高星级酒店、特色街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将城市文明建设与优化旅游业消费环境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创建文明城市步伐,建立并落实创建工作长效机制,要坚持长期抓、一抓到底,力争用3-5年时间抓出成效,使张家界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五)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加大旅游市场引导。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质量监督、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行业管理等体制,推进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市场主体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行业自律能力和发展活力。引导旅游业服务性企业强化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新的旅游服务品种和业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特色餐饮业,致力打造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餐饮品牌。在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尝试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鼓励本土旅游品牌向外拓展市场空间,积极支持市外资金、营销人才进入张家界旅游市场。
(六)加强对旅游业行业管理。切实宣传贯彻好《旅游法》,加强对旅行社、饭店、导游人员管理,切实净化旅游市场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旅游市场监管,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旅游安全风险提示制度、旅游应急预案制度等,有效保障旅游景区秩序和安全。加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企业和从业人员行为。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体制,切实做到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长效监管机制。
(七)加快旅游文化市场培育。建立健全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并不断拓展新的旅游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扶持文化市场主体,引导文化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支持《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等旅游文化产品进一步做优做强,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扶持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提高文化市场多元化供给能力。加大旅游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
(撰稿人:国家统计局张家界调查队 谭敦泉、谌滨、杨贤峰)
相关附件:

主办单位: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 Email:hndczd@qq.com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新世纪花苑华侨国际大厦14、15楼 邮编:410015
版权所有:湖南国调信息网 备案号:湘ICP备110095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