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中国梦
时间:2013.06.25 来源:
努力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中国梦
湖南国调报告第33期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
2013—6—2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是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一、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内涵丰富
实现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在10年间将居民人均收入从数量上增加1倍,而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第一,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改革和发展成果集中体现的翻番。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时,特别强调翻番建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收入翻番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或民生指标,而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事关长远的重大决策,是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综合成果的集中体现。正确地理解居民收入翻番目标,应该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角度来诠释和解读。收入翻番目标的实现,不仅要依靠GDP总量翻番,还必须依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不仅要看到居民收入翻番对经济增长的依赖性,还要看到它对转变发展方式,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格局的能动作用;不仅要关注这10年的居民收入翻番,还要为居民收入的长期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第二,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更加注重民生导向的翻番。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2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提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在继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10年翻番目标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由于我国每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在5‰左右,这表明,我们党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略高于人均GDP增长速度,作为基本施政目标和鲜明政策取向。这是我们党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原则的政策体现,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民生导向的集中体现。
第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实实在在的翻番。翻番不是现有收入数字上的简单倍增,而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剔除了价格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比如,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比1990年的1510元增长了3.16倍,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5.3%;但由于这10年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共上涨了1.15倍,年均上涨7.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只有0.94倍,年均增长6.8%,没有实现实质意义上的翻番。如果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85元,才算真正实现比1990年翻番。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资源能源类商品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快速提升的需求拉动等因素,我国2020年比2010年的消费价格总水平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居民人均收入应当在名义翻番的基础上,再增长与CPI相同的幅度,才算真正实现了翻番。
第四,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基础上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翻番。湖南与全国一样,居民收入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高低收入层级差距。实现居民收入翻番,并不是要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层级之间的居民收入完全按相同的速度增长,而是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基础上的总体翻番,是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翻番。城乡收入方面,要求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应当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方面,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挖掘贫困地区居民增收潜力,推进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更快增长,缩小地区收入差距。高中低收入层级方面,通过“提低”、“调高”,让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得更快一些,中等收入者大体按平均速度增长,调节高收入者增长,缩小各收入层级间居民收入差距。
第五,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背景下的翻番。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城镇化量的扩张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建制镇建设,将原来的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一是完善有关体制机制,推进农村居民向城镇的流动,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总体上看,新扩大的城镇化地区的居民和由农村流动到城镇的居民,其收入水平相对于农村属于较高的群组,相对于城镇却属于较低的群组。这些居民的身份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从静态分析的角度看,农村居民中中高收入户比重降低了,而城镇居民中中低收入户比重提高了。这样,就造成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双拉低”的结果:既拉低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也拉低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这显然增加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翻番的难度。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景:2010年居住在农村或者城镇地区的居民人均收入都翻番了,全体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自然也翻番了,但2020年居住在农村或者城镇地区的居民与2010年居住在农村或者城镇地区的居民相比较,城乡两个区域的人均收入都没有翻番。换个角度看,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因素,实现全体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翻番,并不需要统计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都实现翻番。经过测算,2011—2020年的10年间,我省的城镇化率如能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则2020年居住在农村或者城镇地区的居民与2010年居住在农村或者城镇地区的居民相比较,人均收入都只要提高80%,就可以实现全省居民的人均收入翻番。如果到2020年在城镇和农村两个区域的居民这10年间人均收入都实现翻番,则全省居民的人均收入将增长1.26倍,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8.5%,超过翻番目标。
第六,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生活质量提高的翻番。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消费是收入的目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才是落脚点。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量的提高过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生活质量提高是质的飞跃过程。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基础,是居民收入量的增加和生活品质提升两个过程的统一。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的实现,居民可以更多地进行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住房、健身、教育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
第七,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伴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翻番。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们党的重要施政目标。党的十八大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列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将实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过程与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过程是同步的。全体公民都能机会均等、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同时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居民生活质量会大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将比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显得更小一些。
二、对我省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充满信心
我们对实现我省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充满信心,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我省经济快速增长。长期以来,我省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1979—2012年的34年间,我省GDP增加了24.3倍,年均增长10.0%;其中1981—1990年、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的3个10年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8%、10.1%和12.2%。未来8年,我国和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湖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优势明显。依靠全省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增长了,就业就会增加,劳动报酬就会增加,个体经营户和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就会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也会增加。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保持持续增长后2012年末比上年末下降345万人,全国性劳动力“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结构性民工荒出现,劳动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倒逼工资水平提高。这些都为实现居民收入翻番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是收入分配改革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今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如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着这些施政目标和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落实,居民收入的增长总体上将略快于GDP的增长。这些都为实现居民收入翻番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
三是前两年的快速增长为实现10年收入翻番目标打下很好的基础。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2011年分别为7.9%和10.6%,2012年分别为10.7%和11.5%,均高于10年翻番所需要的7.2%的年均增长率。初步测算,2011-2012年我省全体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大约为10%,意味着2013-2020年我省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如达到6.5%,就可以实现10年翻番目标。而根据前面的分析,未来8年实现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5%是有把握的。
三、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需要埋头苦干深化改革稳步发展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居民收入翻番不是一个自然而然、轻而易举的过程。
一是过去的3个10年中湖南都只有一个10年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1981-1990年,均为4.5%;1991-2000年,分别为5.4%和4.6%;2001-2010年,分别为8.7%和7.4%。湖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只在2001-2010年达到了10年翻番所需要的7.2%的增长速度。再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实际增长率,1981-1990年,分别为4.5%和8.4%;1991-2000年,分别为6.8%和4.5%;2001-2010年,分别为9.7%和7.0%。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2001-2010年实现了翻番,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在1981-1990年实现了翻番,2001-2010年接近翻番。二是就业人员负担系数提高。由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人口比重逐步降低,对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三是湖南工资性收入偏低。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237元,在全国排26位,在中部排最后一位,比全国低4099元,分别比湖北、江西低954元、111元。从占比看, 2012年我省城镇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58%,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高于辽宁(57.3%),居倒数第2位。从增速看,近7年来(2006-2012年),湖南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年平均增速仅为10.0%(未扣除价格因素),低于全国平均12.1%的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第27位,居中部六省最后一位。四是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偏低。2012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290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0元,在全国排第23位。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山西。这主要是由于湖南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较少所致。2011年底,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山地、园地分别为1.18、0.83和0.06亩,比江西分别少22.4%、32.6%和34.7%,比湖北分别少27.3%、32.7%和41.5%;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养殖水面0.04亩,比江西多19.1%,但只相当于湖北的1/8。
对湖南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充满信心,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全省人民的奋斗精神、聪明才智和埋头苦干。应当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谋求实实在在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应当扎实推进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低收入地区收入增幅高于高收入地区收入增幅,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的目标。应当加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四、为真实准确反映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进程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
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长情况,需要依靠科学严谨的住户调查和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来反映。
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统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会同省统计局正在全力推进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并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统计局的充分肯定。一是建立了顺畅有效的工作机制。在省市两级建立了由国调队牵头、统计局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县级明确了实施主体。队局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把住户调查当成共同的事业,实现了共赢。二是实现了调查工作的规范统一。城镇住户调查与农村住户调查、分市县住户调查与分省住户调查实现了一体化,达到了统一调查指标、统一抽样方法、统一调查过程、统一数据处理、统一数据发布、统一组织管理的改革目标,分市县住户调查工作更加规范。三是调查样本更加优化。国家统计局在总结几十年住户调查工作实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设计的分省住户调查抽样方法,是非常科学的。由于样本框完整、抽样方法科学、抽样过程严谨、开户成功率较高,保障了样本对各市县居民收支主要指标的较高代表性,新的调查样本明显优于老样本。四是建立了健全的调查网络。五是改善了工作条件。六是调查数据更加准确。调查制度更加科学,调查样本更加优化,记账户更加配合,工作制度更加规范,工作程序更加严谨,人员素质有新的提高,这些都为保障住户调查数据质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同时,贫困县的农民人均收入调查总体上在向理性回归,数据在向真实靠近。今年一季度新口径的分市县数据与全省数据基本衔接。
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扎实规范的工作,进一步深化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通过加强调查样本管理、加强记账过程管理、加强编录过程管理、加强汇总过程管理、加强数据发布管理,把住户调查数据打造成公正、公平、公信的平台,用真实可信的住户调查数据,客观准确地反映我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水平、结构和翻番的进程。
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得到了全省广大居民的热情支持和积极配合。全省15000个记账户每天都要把每一笔收入及其具体来源、每一笔支出及其具体用途记录下来,非常繁琐,非常不容易,非常了不起!他们用平凡的笔,记录了家庭生计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记录了民生改善的足迹,记录了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足迹,为真实准确反映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湖南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由人民群众自己在创新创业和艰苦奋斗中去追逐梦想,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这一美好的梦想必将成为现实!
撰稿:程子林 汪 涛
核稿:陈 梗
相关附件: